原创 顾莲莹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电影《尽善尽美》中,男主角在生活中的表现常常令人费解,他不断地为难自己,也为难他人,他无法正常地融入社交情境,与他人的相处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这看似荒诞的荧幕情节,实则揭示了强迫症这一精神疾病的状态。
强迫症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调引发的精神障碍。遭遇强迫症并非看上去那般诙谐幽默,他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反复折磨,严重者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Part 01.
一、积极识别:洞察内心的“强迫密码”
(一)强迫观念的“怪象”
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它常常表现为一些侵入性的、不合理的想法、冲动或图像。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反复出现
“我有没有锁好门”,患者会反复思考诸如此类的某一个问题,像一个循环播放的录音带一样,无法自控。
2.闯入性
正在工作或者休闲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就冒出一个担忧被污染的想法,而且很难被主观意志驱赶。这就是强迫观念中的闯入念头,它并非患者主动去思考的内容。
3.不适当且不合理
像一直担心自己会不小心伤害别人,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迹象或者动机表明会发生这样的事。从客观角度来看,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社会常理。
4.引起焦虑或痛苦
譬如:反复纠结于一串没有意义的数字排列是否正确,患者会因为这些强迫观念而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或者内心极度痛苦
5.试图抵抗
当脑海中不断出现要反复检查东西的想法时,患者也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会尝试不去想它或者不去做重复检查的行为,但抵抗过程很艰难。
(二)强迫行为的“套路”
与强迫观念相匹配的,是一些强迫行为,典型的强迫行为有以下几类。
1.检查行为
反复检查:这是最典型的强迫行为之一。例如,患者离开家后会反复回去检查门是否锁好,可能会检查三五次甚至更多。
特定顺序检查:比如,检查房间物品时,必须从左到右或者按照某种固定的空间顺序,每次都不能改变,这些患者检查时必须遵循特定的顺序。
2.清洁行为
洗手是很常见的强迫清洁行为,此外对居住或工作的环境过度清洁,如反复擦拭桌面、地板等。对清洁的程度有很高要求,不允许有一点污渍残留。
3.计数行为
对事物计数:像走路时数路边的电线杆、台阶数量等。会不自觉地对看到的东西进行计数,如果在计数过程中被打断,或者感觉数错了,就会感到焦虑,可能要重新开始计数。
4.排列行为
要求物品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列,例如书架上的书要按照大小、颜色或者类别严格排列。办公桌上的文具也必须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旦发现物品被弄乱,就会马上重新排列,而且这种排列行为往往会反复进行。
Part 02.
二、专业治疗,解锁身心被“强迫”
01
心理治疗:深入内心的治愈之旅
认知行为疗法(CBT):这是应对强迫症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是不合理的,并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例如,暴露与反应预防(ERP)是 CBT 中的重要技术,患者会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暴露在自己所害怕的情境或想法中,同时克制自己不去进行强迫行为,从而让焦虑感自然下降。
精神分析疗法:该疗法着眼于挖掘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情感问题,探寻强迫症背后的深层心理根源。通过分析其的童年经历、家庭关系等,患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逐渐理解自己的潜意识动机,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和改变强迫症状。
02
药物治疗:稳定情绪的有力助手
药物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强迫症状。
03
自我调节:重塑生活的坚强力量
放松训练:当感到强迫观念或行为即将出现时,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空气进入和离开身体的感觉,同时放松全身的肌肉。每天坚持进行 15 - 20 分钟的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强迫症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睡眠不足会加重焦虑情绪,所以患者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强迫症的复杂和顽固性为治疗带来挑战,但我们相信,借助现代和未来的医疗智慧,我们终将揭示人类精神奥秘,期待不久的将来,医学的力量击碎强迫症”枷锁”,助力患者回归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04
治疗强迫症的“新希望”
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进步,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也在更新迭代,更多新的治疗手段为彻底治愈强迫症点亮新的希望。
经颅磁刺激(TMS):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尤其是与强迫症相关脑区,如前额叶皮质。无痛无创,高频刺激可兴奋神经,低频抑制,调整神经活动异常,改善症状。
深部脑刺激(DBS):针对重症患者,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植入电极,发送电脉冲调节神经回路。靶点如内囊前肢、伏隔核,疗效好但有创,需谨慎评估。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暴露疗法,虚拟引发强迫行为场景,让患者面对恐惧,治疗师引导应对,助其习惯恐惧,降低强迫冲动。
强迫症的复杂和顽固性为治疗带来挑战,但我们相信,借助现代和未来的医疗智慧,我们终将揭示人类精神奥秘,期待不久的将来,医学的力量击碎强迫症”枷锁”,助力患者回归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第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3] 李凌江. 临床精神病学[M]. 第 2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4] 盖德.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与案例分析[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5.
[5] (美)杰拉尔德·科里, (美)玛丽安·施奈德·科里. 心理治疗基础与实践[M]. 第5 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6] 郝伟. 精神科临床诊疗规范教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7] 朱迪思·贝克. 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与应用[M]. 第 2 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顾莲莹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主管护师
2023 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
( JKKPYC-2023-A13)
版权声明
绿丝带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使用。如需转载本内容,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