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搜狐订阅:

adminddos 2025-01-15 16:05:54 1 抢沙发
搜狐订阅:摘要: ...

经过集体评议和投票,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13位编辑选出了他们心目中2024年度十本好书(按书名首字字母音序排列如下)。这是一份代表本中心编辑们的阅读喜好的书单,以社科人文为主,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仅供参考。

《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

刘永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1月版

推荐语: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刘永华教授2006年在徽州的一个旧书店偶然买到了十几册排日账,记录了主人公程允亨一家三代留下的长达四十年的日常行事记录。经过十六年的整理、研究,考订出排日账中的几百个人名、地名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地点、行事与人物这三个事项的数据,复原了程家的生活轨迹。以其生命历程为经,生活世界为纬,全面再现了一户徽州中下层农民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从农田耕作到商品贩卖,从饮食、穿着到关系、人情,从时空感知到读写实践,从仪式展演到政治体验,并重估十九世纪的时代变动下乡民生活的实际境况。本书糅合微观诠释、整体史分析与民族志方法的写作方式,堪称中国史领域微观史写作的典范作品。特别让人感慨的是,当刘永华教授确定了程家居住于婺源北乡沱川的小村上湾,并第一次实地探访时,在村子里遇到的第一个老人就是程允亨的曾孙。历史和现实如此神奇地相遇。(黄晓峰)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

张呈忠/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4年9月版

推荐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北宋·王安石)

“理财与聚敛异,今之言理财者,聚敛而已矣。”(南宋·叶适)

“王安石变法一事,是宋朝历史乃至全部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值得研究的大事之一。”张呈忠的《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试图厘清的问题是:王安石变法,是“理财”,还是敛财?北宋时期的这场改革,其初心,是“济贫”,还是“富国”?青苗法的运作,是“金融的逻辑”,还是“权力的逻辑”?

本书引言中即提出:“‘理财’与‘敛财’之辨,恰恰是王安石变法历史评价中纠结千年的症结所在。”随后,作者用十个章节“详细解析宋朝历史上关于青苗法的四次大讨论,以及青苗法行、罢、复行、再罢的曲折历史”。本书尤其用心之处在于不仅辟专门一章探讨了青苗法“二分之息”的问题,更是把这个问题贯穿全书始终。作者主张对此需要结合每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综合分析,要注意到物价和货币因素的变动与利率的密切关系,认为“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青苗法是否具有金融功能,在北宋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青苗法的实际运作,是否遵循金融的逻辑”。

书中写道:“就青苗法而管窥财富的流动状况,其最终的归宿,可谓不在民(平民百姓),又不在官(朝廷官府),而在形势之家。这确实是名为‘抑兼并’,实为‘助兼并’。但这两个‘兼并’的含义并不一样。以官府之威,迫使平民富户出钱,这是所谓的‘抑兼并’;以权势之便,获转贷之利,这是真正的‘助兼并’。历史给了王马之争以发人深省的答案。青苗法的官贷困境,尽在于此。青苗法之困境,实为大宋之困,体制之累。”

又写道:“……追因到宋神宗时代,有其合理的一面。至少比20世纪的历史学家们所说的‘新法变质’要更为符合实际。北宋亡国之时的体制,是新法体制的延续。但如果说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则显然过于简单。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不管怎么说,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段大失败的历史。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追求理想秩序,高调的宣言,最后留下的是惨不忍睹的结局。几代人富国强兵的愿望成为泡影,抑兼并而惠贫弱的理念最终落空……”

这本书的视野不仅于此,“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在最末两章里结合近代银行的运作方式、美国大萧条时代经济学家华莱士的农业新政,以及当下以尤努斯为代表的世界农村信贷实践,从纵向(历史考察)和横向(国际比较)两个维度重新思考了青苗法。

最后值得再次提出的是,这本书文笔流畅,而且引用严谨,阅读门槛不高,却内涵层次丰富,插图插画年表大事记一应俱全,难能可贵。(韩少华)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施爱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2024年7月版

推荐语:

当“潜规则”被白纸黑字写出来,也许就有了被打破的可能。学术研究职业化以后的种种怪象,许多人身在其中,而不能说破。即便可以嘲笑或怒斥,回到书斋也还得埋头苦干,“继续生产新的学术泡沫”。《蛋先生的学术生存》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资深学者以自己深处其中的学术江湖为对象而写作的“社会生态志”,实名讨论,“贴脸开大”,成就一部犀利的“儒林葵花宝典”和“学术丛林守则”。

学术会议如“学术赶集”,表扬与互相表扬相结合;新书讨论会则是“一种变相强迫同行接受学术成果的方式”;学界的“祖师崇拜”如何限制学术的自我更新,被热门追捧的研究范式如何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师承与圈子、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主流与边缘、顺从与革命……种种不留情面的揭示背后,是为后来者忧虑的良苦用心。作者意在提供一部“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很多时候也在“以自己为方法”。例如在讨论“学派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时书中写道:“不同学派的学者很少认真阅读对方的学术成果……陈连山经常批评我和陈泳超没有认真阅读吕微的论文,但他没意识到,我对吕微的论文消化无能,我用十个小时也读不透他一篇三万字的文章,我的阅读速度甚至赶不上他的写作速度,这对我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他的关切在于:“不同学派的学者貌合神离地坐在同一张桌上讨论问题,老江湖不痛不痒打几个哈哈就过去了,可是,年轻学者很可能成为不同学派学术批评的牺牲品。”

作者所研究的中国现代民俗学是一门典型的“现代学术”,“学术史不长不短,学术圈不大不小,正好可以作为考察学术研究这一特殊行业的‘社区’个案”。也许确实是这样,毕竟我很难想象某些领域出现这样一本书。尽管“蛋先生”说自己不是“勇敢的击石卵”,不能“去对抗那些能真正置你于死地的力量”,但有独一无二的“蛋先生”,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彭珊珊)

《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

高晞/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版

推荐语:

之前读过高晞老师的《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步行者:闻玉梅传》,也有一直关注她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组织的医学史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获益良多。在工作中涉及医学史的问题也时常叨扰她,寻求解答。作为非专业研究者,我就是跟随这样的“引路人”,一点点填补自己在相关领域上的知识空白。所以,关注到《何鲁之死》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阅读之后,我内心就澎湃着一股兴奋劲儿,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是可以“出圈”的——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医学史/历史爱好者之外,它应该有更广泛的读者。

我在之前编辑部月度的阅读汇报中写过这本书,落笔说:“《何鲁之死》呈现了由医学切入的全球微观史的精彩叙事。”为什么这么说?微观史,简单讲就是小人物的大历史,而此前读书以及听一些学者讨论时,感受到的是,因为人物“小”而通常面临史料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小”人物和“大”历史的关联上,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历史学者的想象,而这个度如何是合适的,又是模糊不定的。我读《何鲁之死》的感受有所不同。何鲁之死的前因后果牵涉太多,涉及医学(具体一点说是外科学)发展的历程,其中交织着技术的、伦理的、情感的争议,涉及近代殖民的议题,涉及慈善医疗和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涉及中西交流中话语的主导者和失语者……故事足够复杂,读者可以在书中抓到这些复杂的“点”,这些“点”铺就了“大”历史的图景。而这些“点”在书中得以展开的叙述有详有略,详略之间,我感受到的是“小”人物和“大”历史之间比较强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我能够信服的呈现“小人物的大历史”的故事。(于淑娟)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孙立天/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版

推荐语:

《康熙的红票》真是一本好看的书,它让我得以重温当年初读《万历十五年》与《王氏之死》时的感受。它的好看,固然是由于选题角度的独到:以康熙的红票(即呈朱红色的《康熙帝寄西洋众人谕》)作为核心线索,来探讨西方传教士与康熙皇帝之间的关系,颠覆了我们以往认为康熙由于热爱西方文化才亲近传教士的“常识”。而在选题角度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有二:其一、作者熟谙西方的史学理论,且对孔飞力、史景迁等以擅长历史写作而著称的美国历史学家的著作悉心揣摩,与此同时,又对陈寅恪、陈垣等民国史学家的论著有着深入了解,博采众长而为己所用;其二、作者能够跳出学院派思维,将书籍视作“产品”,精心打磨,以求让读者能够流畅阅读,为此甚至借鉴金庸武侠小说的写作技巧,为每个章节精心留下了类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扣子”,从而维系读者的阅读悬念。这样一来,此书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严肃性与通俗性方面达到了极佳的平衡,也就带给了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郑诗亮)

《空谈》

林垚/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6月版

推荐语:

能够在2024年读到林垚老师的《空谈》,真是一大乐事。此书的上卷《究穷象塔屠龙术》谈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中卷《搅梦频劳西海月》谈美国政治,下卷《蛇毛兔角多鸡犬》谈科学哲学或宗教哲学,都令人叹赏。而我个人最喜欢、佩服的还是上卷。事实上,我认为上卷所展现的论证方式(亦即“怎么谈”)比它所呈现的具体内容(亦即“谈什么”)更有价值。这是一种在简体中文世界里相当稀有的方式:不回避核心争议,也不诉诸情绪渲染,而是基于严谨的逻辑和充分的事实,对某个社会焦点议题(其中往往掺杂着大量芜杂的信息和激烈的情绪)给出清晰、明确的是非判断。我想,上卷之所以如此触动我,除了理性思考和精准表达之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明亮的态度。公共舆论场内的说理,正应采取这种方式。这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所必备的素质。(郑诗亮)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1月版

推荐语:

最初听到本书的书名,还以为是一本梳理图书馆相关历史的书籍。直到开始阅读杨素秋老师的故事后,我才意识到本书背后的现实意义与人文价值。

本书有几大吸引我之处:作者杨素秋老师的写作细腻、平和,却不乏态度。难能可贵的是,自接手“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到项目完成,作者都以真实、细致的口吻记录着过程中的点滴,没有因为图书馆的建成而沾沾自喜、好大喜功;也没有因为遇到种种困难而怨天尤人、加以指责,而是以普通人最为真实的视角,向读者展现出建设图书馆的故事。

其次,在阅读本书时,相信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爱书之情。这体现在字里行间,而非作者一味强调,或动辄“掉书袋”。作为读者,我能体会到作者渴望分享好书的心情,也会感到那种因为读过同一本书而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在挑选书目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作者在平衡专业性与公众性之间的考量。

最后,在电子阅读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需要图书馆的存在?我想通过阅读书中的故事,或许能隐约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关怀。图书馆既可以作为被实体化的精神家园,也能够成为具有公共性、带着温度的线下空间。(龚思量)

《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洪涛/著,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6月版

推荐语:

《文学三篇》是一部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文学评论集。作者洪涛通过对斯威夫特、卡夫卡和奥威尔三位文学大师作品的解读,揭示了现代技术政体对个体的全方位控制,以及技术统治对人性的消解。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作者通过现代个体命运为线索,洞察到三位作家作品中蕴含的预言性。这些作品中的文学想象不仅在当下成为现实,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得更为可怖。作者肯定了文学想象作为一种抵抗力量的价值,在现代社会日益向整体性人造机器转化的过程中,小说成为捍卫个体的最后堡垒。作者发出“救救人!”的呐喊,在这个高科技正在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新型时代里,格外引发读者共鸣。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该书以文学评论为载体,深刻反思了技术政体对人性的消解,以及个体在面对无形权力时的困境与出路。这使得本书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评论,更是一次对现代性困境的深刻剖析,值得所有关心个体命运与人类未来的读者深入阅读。(杨小舟)

《以命相搏的青春:东京大学安田讲堂,1968-1969》

【日】岛泰三/著 董炳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0月版

推荐语:

1968年的日本,偶然与偶然相重叠,点燃了日本青年的情绪。大学教育弊端、医疗制度腐败、反美反越战以及反安保条约等问题交织,引发日本的学生的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抗争以1969年1月发生的东京大学安田讲堂事件为高潮——盘旋的直升机、喷射的高压水龙、弥漫的催泪瓦斯——东大学子与日本警察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一系列抗争活动最终导致近一千名青年被捕,六成的人被起诉。而正是这些日本青年的“以命相搏”,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日本再次军事化的进程”。

本书作者岛泰三是当年的学生队长,他以亲历者的视角,搜集大量一手材料和证言,不仅再现了历时一年多遍及日本全国的1968-1969年学生运动的缘起、发展、高涨和退潮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原了他及其他人当时的所思所感,展现了官方历史之外的个人史、情感史、心灵史。用作者的原文来表达或许更为直接:“我们置身于历史的高潮之中。总是看不到历史的全貌。但是,感觉到了什么。青年们在那种感觉中成长。……他们身上也镌刻着成长的印记。那与历史性的成功完全不发生任何联系,与他们个人的显达亦毫无关系,但是,他们目睹了个人与历史的结合点。那就是经过了长时期的压抑之后,甚至于让人觉得‘终于明白了那究竟为何物’的某种‘巨大的’东西。”(钟源)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私人情绪与时代症候》

【英】马克·费舍/著 王立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版

推荐语:

在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撰写的导读开头,亚历克斯·尼文引用了自己刚读完这本书时发给马克·费舍的邮件,说“像是在水下待了很久之后——上来透了口气”。在这份出版于2009年、意外成为畅销书的时代宣言里,费舍抓住的是21世纪头十年里英国社会中弥漫的“在哪里都看不到对慢慢恶化的现状的任何反对”的绝望感,而尼文指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早期短暂激进突破之后,世界大部分地区似乎再次陷入了和使马克怒而提笔论战的那种状态相似的麻木当中。

费舍指出,相比詹姆逊惊恐地指出资本主义是如何深入无意识的那个时候,今天资本主义殖民了人们的梦想生活这一事实已经成为了稀松平常的常识。他根据自己在延续教育学院工作期间的观察指出,新自由主义让英国学生习得了一种“反身性无能”,这导致了精神健康问题和学习障碍的流行。而对于在非历史、反记忆的“瞬变文化”中长大的这代人来说,时间永远是已经切好的数字切片,他们通过随时遁入娱乐矩阵而逃避社会,却因此陷入焦躁不安。费舍呼吁我们开始制定策略,以反对把自己呈现为在本体论和地缘政治上无处不在的资本,其中就包括把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被医学化的状况转变为有效的对抗,将表现为情感障碍的不满向外导向其真正的原因——资本。费舍的抑郁症经历让他的这些论述更加真挚有力,尽管他的生命在2017年悲剧性地以自杀终结,但今天的读者仍然能够在他留下的文字中触碰到隐藏在水下令人窒息的现实,从而获得哪怕是短暂地浮出水面、想象另一个世界的勇气。(朱凡)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