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引发舆论热议。部分航空公司以所谓“行业惯例”为由,在选座这一基本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锁定,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
就此,中国消费者协会13日发文称,原本仅在廉价航空盛行的做法,如今正逐步蔓延至整个民航行业,“锁座”越来越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有消费者反映,值机时发现如果不付费选座,免费可选座位寥寥无几,甚至有时带未成年子女出行也难以选择相邻座位,迫使他们不得不支付选座费。
该文章还认为,“先到先得”一直是民航业约定俗成的选座规则,近几年来,部分航空公司却以“加价选座”为手段,以“安全飞行”为借口,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底线。这样擅自加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其他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在定价之外另行区分情况加价销售,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公平的所谓“行业惯例”,侵蚀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春运临近,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消费者的行动也是对行业行为的一种监督,消费者在遭遇各类侵权行为时可积极向消协组织或主管部门投诉,推动消费市场保持公平、透明的健康发展轨道。
知名航空博主、微博航评团成员@FATIII 1月13日发表评论称,近年来,“加价选座”开始在传统全服务航企盛行,并成为全球民航业的辅营项目。一定程度上飞机同一物理仓位内的座位确实存在区别,但是付费应该有度,传统航司在辅营开发上也应该有底线。
1月13日,澎湃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从基本的商业逻辑讲,消费者已经为机票付了费,其中就包括了不同舱位、不同购买时段的价格,不应该为座位再埋一次单。说白了,在没有公开透明的“锁座”规则、比例和定价标准的前提下,就将座位“一锁了之”,就是在变相逼着消费者花更多的钱购买座位。
微信公众号“红星评论”去年12月23日就发表评论认为,在不少网友看来,一些航空公司锁定某些座位,故意制造信息差,设置付费选座的隐形选择,这种需要乘客额外支付费用或者消耗里程积分来解锁的“锁座”,涉嫌损害消费者的选择权。即使部分旅客有付费选座需求,相关选座规则和定价标准,也应公开透明,让消费者心知肚明,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2015年起,航空公司开始在国内航线上尝试付费选座以来,消费者质疑被“锁座”的事件就时有发生。春运在即,消费者的投诉也提醒航空公司:除了追求经营效益之外,还应积极回应旅客关切,最大程度提供免费选座的比例,提供最基本的选座服务。尤其是付费选座,不应一“锁”了之,至少应明确“锁座”的比例和范围,并将付费选座的规则和定价做到公开透明。在此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形成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