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个月,收益率曲线整体下行60BP左右,其中30BP是利率超调部分修复至当前政策利率定价的合意水平,是对既定政策效果的修复定价;继续下行30BP,延续的是2024年9月份之前,市场对未来政策出台悲观预期的定价。
政策出台体现两个方面:
一个是财政和产业政策托底:财政(赤字率,特别国债,专项债发行等)和相关产业政策(今天发布会谈的促销费补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设备更新力度,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收储政策等等);
目前市场对财政政策定价比较充分,延续2024年既定政策之外的更加积极;对于产业政策,比如说房地产行业收储试点的效果和短期可能的力度预期相对较弱。
另一个就是货币政策的执行预期:在短期稳汇率、稳息差和降低实际成本之间的权衡。
目前市场定价偏向于保守,预期央行短期更加偏向于稳汇率和稳银行息差的考量,对于国内降息空间和时间预期较弱。
在这两种政策预期加持下,市场重新回归到9.24之前的路径。
就国内债券市场而言:当前表现更加拧巴
1、3年内短债,甚至5年内短债,尤其是国债利率已经大幅低于短端政策利率OMO1.5%,历史上只有在2020年“大水漫灌”的时候出现过。
短端利率走势,表面上看货币政策是“大水漫灌”,但背后是央行买短债行为的结果。比较2020年“大水漫灌”的时候,短债和资金价格下行幅度一致,而当前是短债和资金价格大幅背离。说明: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又没有那么松,至少实际资金价格不比名义政策利率更松。
2、看资金价格与长债利率的背离情况,近十年国内利率史,也只有在刚刚发生“钱荒”时的2014年初经历过。
当前长债和资金价格背离的严重情况,说明:政策利率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利率。
以上两种背离似乎说明:央行在试点新的货币政策手段的时候,比如通过买短债来释放基础货币的过程中,造成短债和资金价格的大幅偏离。
实际产生的后果是:央行可能把市场机构正常满足温饱的“米饭”端走了,逼着去猎捕“毒蛇猛兽”。
因为:当短债收益率大幅低于资金价格时,也更低于各类机构的资金成本,导致短债carry是负的,没有任何配置价值和杠杆收益。时间不站在短债一边,国内市场机构没有动力买短债。
当长债十年进入1.6%附近时,虽然carry也基本没有了,但是可以赌未来的“大水漫灌”,能够以资本利得补贴carry损失,时间站在长债一边,本来买短债的头寸反而去买长债。
那么,站在当下:判断目前的收益率曲线定价有没有泡沫,肯定是有的。但造成泡沫的原因,不全在市场这边。
毕竟当前收益率曲线已经预期政策利率(资金价格)降息30BP左右。即便如预期降息,1.2%的OMO利率和1.7%的MLF利率,十年国债1.6%和3年国债1.3%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当有其他政策配合出台时,尤其当超预期政策落地时,市场利率上行至政策利率以上20BP的可能还是有的,比如十年国债反弹至1.9%,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国内市场利率的敌人是政策落地,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加码一般又在其他政策之前实施,眼下,货币政策及早落地反而是长端利率的敌人,而监管短期指导更多的是托住下行的趋势,在此之前,回调仍遏制不住买盘。
(转自:债文新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