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湖南在线:

adminddos 2025-01-03 10:29:57 3 抢沙发
湖南在线:摘要: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分析师 Boden,作者:分析师 Boden,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2 年以来,伴随着一二线城市失业潮的愈演愈烈,年轻人要不要回老家工作的话题越来越火热。很多人开始讨论逃离一线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

而这也恰恰是日本 90 年代人那批年轻人的选择。

因此本期我想重新回顾,当年日本返乡就业潮,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寻找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参考意义

经济崩溃后的城市就业困局

1992 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下跌至 0.9%,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被瞬间按下停止键,由于增长的戛然而止,泡沫经济时期吸纳海量年轻人就业的三大都市,马上迎来了严重的劳动力过剩。

至 1993 年,三大都市的求职总人数是岗位数量的 1.46 倍。即所有岗位都招聘完成也只能消化 70% 的求职者。

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全社会面前,过去快速增长的经济能够承受海量年轻人到大都市工作,但此时经济增长不再持续但海量青年却依然滞留在大都市圈。要知道泡沫经济时期仅东京每年就涌入超过 12 万年轻人,各大城市的青年失业率开始快速上升。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启动了一系列举措用以分流城市人口,鼓励年轻人返乡就业。而后来这一系列举措被统称为日本乡村振兴计划。

根据农林省统计,整个乡村振兴计划期间总计有四百万人回到乡村就业,东京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短时间内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但从后来的数据来看,乡村振兴运动仅维持了 7 年时间就匆匆宣告结束。

此后海量年轻人回流都市,此时恰逢我在上期视频说的,日本金融大爆炸后的企业破产潮。海量返城人口与城市失业潮同时叠加,直接引爆了日本在 2000 年的超级就业危机,后来 2000 年至 2003 年的三年,也被日本社会称为超级就业冰河时期,意指泡沫破裂以后日本就业最困难时期。

那么为何看似美好的年轻人返乡就业潮,最后却诱发了日本的就业危机。

其实日本会启动这一轮乡村振兴计划,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通过大基建来刺激经济。过去 20 年,日本核心都市圈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因此这一轮刺激只能将乡村作为基建的蓄水池。因为这既能快速创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还能分流城市人口。

但谁曾想,后来经济迟迟没有恢复,海量人口持续返乡,政府只能不断维持基建规模,最终乡村无法承受过剩的人口,导致了后来著名的平成大合并,大合并后,日本乡村一半的基层岗位消失,无数年轻人被迫回到大城市沦落为漂流一族。

这个我们稍后再说,我们先说说日本是如何刺激年轻人返乡就业的,这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何借鉴意义。

第一轮返乡潮:乡村大基建计划

1992 年日本政府推出著名的乡村基建振兴法案,而经历了 20 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我们,都已经知道基建对于就业的带动效应。

根据大藏省统计,1992 年至 1995 年有 25 万亿日元流向乡村基建市场,建筑从业者成为了这一轮最大的受益者。

从数据来看,在上世纪 90 年代六大都市房地产断崖式崩盘的情况下,建筑业从业者反而从泡沫前的 510 万人,逆势增长到 1997 年的 700 万人,成为了泡沫破裂前 7 年日本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行业。至 1995 年,第一轮乡村基建投资完成,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在 1992 年至 1995 年期间,每年有 70 万人从都市圈向非都市圈转移,建筑行业从业者占比超过一半。

在大基建的刺激下,当时间来到 1995 年,其 GDP 增长终于回到 2% 以上。但此时核心都市失业率依然超过 3.5%,城市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

因此决策层只能选择继续进行大基建计划以分流城市过剩的年轻人。

其实日本政府怎么可能不知道乡村大基建的危害,其 1995 年的经济白皮书已经明确指出:过量的基建投资并没有被有效用于民生建设,其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已经十分微弱。并且每个地区为了尽可能争取到基建预算,提出与实施了大量的无效建造项目,乡村大基建计划演变成了各个地区利益党团的肥肉。

后来的日本社会形容,这是用混凝土将乡村重新包裹了一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全日本 55% 的海岸线都被混凝土覆盖。

但日本当时陷入了两难抉择,如果马上停止基建,通过基建创造的海量乡村岗位就会迅速消失,此时核心都市圈不可能承受如此多的人口转移。而如果继续采用大基建刺激则还能够延缓一段时间,等待经济好转。

第二轮返乡潮:乡村旅游振兴

1995 年,在持续高压的城市失业率下,政府只能继续刺激乡村就业市场,只是这一轮从基础建设转为乡村旅游投资。当年就推出了乡村休闲促进法,鼓励民间资本在乡村建设度假村等休闲设施。

此后,乡村旅游马上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风口,而日本银行恰好苦于无人贷款,海量的银行贷款也马上涌入乡村旅游行业。

海量贷款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项目,根据日本旅游局数据,法案推出 6 个月后,新增开工了 109 个大中型度假村,至 1998 年,全国仅滑雪场就有 700 座,几乎每个乡村都在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其实这两年我们文化旅游行业的火热想必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其本质也是在房地产信贷持续萎靡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投资,民间资本与政府资本共同参与的结果。

而这一轮乡村旅游潮,同样带动了海量人口返乡就业,但与之前大基建带动建筑业人回流不同,这一轮乡村旅游热潮带动的是大量服务业人口返乡。

1996 年各项新建旅游项目开始进入实际运营阶段,乡村中高附加值的旅游业收入开始增加,日本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开始迅速被缩小。

至 1997 年得益于旅游业的收益,日本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值,恰逢城市处于 1997 年金融危机后的裁员降薪潮,日本农村收入达到了城市工人家庭的 1.26 倍,这更进一步刺激了民众的返乡就业意愿。

其实在整个就业冰河时期,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因为一边是都市圈高昂的生活成本与失业率让他们无法喘息,而另一边则是回到自己的故乡还能够享受基建带来高收入,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城市的生活重新回到家乡。

试想一个在一线城市没房没车的孩子,在老家拿到一个比现在工资高的工作,任谁都会十分心动,毫不犹豫地回去。

但我们不要忘记了命运给你的礼物,其实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要知道,整个日本的返乡就业潮都是建立在巨量的基建投资与海量民间资本之上的。其中很多岗位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一旦投资停止,这些岗位就会迅速消亡。

1998 年,随着亚洲金融的进一步冲击,日本迎来了泡沫破裂以后最大的破产潮,日本政府被迫超发海量债务,用以拯救城市中倒闭的企业。

而对于乡村来说,则为其带来了两个巨大的冲击,第一是海量基建资本从乡村抽离用以挽救倒闭企业。第二则是大量通过银行贷款修建的度假村,因为银行体系的破产同样迎来了倒闭潮。简单来说,乡村这套长期依赖举债基建的模式无法运行,由此用大基建营造出来的乡村就业繁荣开始破裂。

至 1999 年日本终于出现了严重的地方债务危机,当年各地债务总额达到了恐怖的 180 万亿日元,是 1989 年的 3 倍。仅仅 10 年日本各地就新增了 120 万亿债务。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别说是继续承担各类基础设施的运营费用,很多日本乡村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偿债能力,只能依靠中央的财政支援维持运转。

根据官方厅统计,1999 年有 20% 的乡村,其中央援助占到每年财政收入的 50% 以上,很多乡村已经无法创造收入,但中央政府依然要支付高昂的运营费用。但要知道,中央财政此时也已经十分困难,海量的城市企业也需要中央财政援助。

在这样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减少财政支出与缩减各地岗位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于是从 2000 年开始,日本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启动了那场后来被无数人所诟病,也被无数人认为是拯救了日本乡村的平成大合并。

返乡潮终局:平成大合并

如今平成大合并在日本依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我们今天不进行评价。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平成大合并虽然拯救了日本乡村财政,但过去吃着财政饭的人,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跟随就业返乡潮的年轻人们就没有人去拯救了。

2000 年以后,日本在短短 7 年时间将原有的 3200 个乡村合并缩减至 1700 个,同时,47% 的基层机构也在这一轮合并潮中消失。

根据日本官房厅统计,大合并完成后,全国仅人事支出一项,每年就减少了 1.8 万亿日元,由此可见这一轮合并潮中减少的基层岗位数量,事实上平成大合并在日本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平成雪崩。意指在那一轮的合并潮中,很多人就像遇到雪崩一样,根本无法躲避就被裹挟其中。

随着平成大合并的开始,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的就业返乡潮被正式划上句号,海量乡村就业者重新回到都市。2001 年东京的人口净流入时隔 12 年重新回到 12 万人以上,此后一路上涨至 2007 年突破了 16 万。

要知道,2000 年日本的城市刚刚经历了金融机构破产潮的洗礼,此时又加上如此巨量的人口返城,失业率直接突破 5%,各大都市圈充满了等待就业的人群,而后来这段时间也被日本称为超级就业冰河时期。

此时的日本城市,别说高薪的工作了,正式稳定的工作也是寥寥无几。超级就业冰河时期,日本的劳务派遣市场规模每年上涨 30%,而这批回到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一般也都是从事这类低薪且不稳定的劳务派遣工作。

根据日经新闻 2002 年的报道,平成大合并后的返城者,部分甚至在从事便利店员工这样的低薪工作,要知道,他们很多人曾经都是名牌大学生,可如今回到城市,却只能从事这样低薪且没有前途的工作。

后来这些出生在非一线城市,生活在东京却只能通过打零工生存的年轻人,被日本社会称为漂流一族。2006 年随着 NHK 纪录片穷忙族的播出,以这群人为原型创作的工作漂流与中年漂流系列书籍,成为了日本的畅销书。

因为在大城市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又无法回到自己长大的故乡,被迫放弃婚姻生育与房产,最后面对不断失去一切的人生,成了那批人最真实的写照。

——《中年漂流》

可以说,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小镇青年通往大城市的最后一代人。在他们此前的一代人已经完成了在大都市的原始积累,而在他们后一代的人已经充分意识到大城市生存的艰难,从而主动选择了平淡的人生剧本。

2021 年,随着《花束般的恋爱》这部电影在日本爆火,这部由《东京爱情故事》编剧坂元裕二时隔 30 年撰写的故事再次引起了全日本的社会大讨论。这两部剧都讲述的是乡下孩子与东京女孩的恋爱故事。只是 30 年前我们看到的是在东京的拼搏奋斗,而 30 年后我们看到的则是年轻人在大城市不断碰壁后最终选择离开的故事。

这相隔的 30 年,也恰恰是三代年轻人心态的转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