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预定利率和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已下调至2.5%、2.0%和1.5%。 ]
回望过去一年的保险业,人身险负债端凭借传统型储蓄产品的长期保本属性和利率下行的预期,继续趋势性地正增长;投资端则仰仗于三季度的一波行情令净利润重现亮眼表现;顶层设计上则有“国十条”3.0版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保险业正在走向资产和负债良性共振的美好前景,但仍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例如,个险改革将如何进展?利差损风险是否缓解?
今年保险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关注,而部分趋势已经清晰起来。
人身险产品负债成本还会下降吗
这个答案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几乎是肯定的。
在人身险行业利差损的阴霾之下,为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2023年及2024年监管连续两年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也成为近年来行业最大热点之一。
目前,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预定利率和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已下调至2.5%、2.0%和1.5%。招银国际表示,传统险预定利率已是历史区间下限,与1997~2012年相同。
尽管如此,在长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今年或还将调降。这背后,一个关键的政策预期在于,2024年8月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中明确,需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这项大概率在2025年落地的政策将使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随市而动”。
“我们预计2025年寿险行业降本动作有望延续,这来自行业主体自发以及监管要求两方面的推动,包括险企自发费用控制以及各类费用监管进一步加码;还有定价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根据预计,上市中资寿险公司当前存量负债打平收益率处于2.2%~3%之间,考虑到传统险定价利率调整至2.5%、分红险占比或有提升,以及持续的费用管控,2025年开始,上市中资寿险新业务对于整体业务打平收益率的摊薄效应将较过往更加明显。也就是说,人身险产品的整体负债成本将边际下降。
分红险能否站上C位
分红险似乎成为行业在低利率时代降低刚性负债成本的必然选择。多名大型险企高管表示,分红险占比将在产品结构中大幅提升至五成以上。而在去年9月发布的“国十条”3.0中,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也作为一个重要方向被强调。
不过,从去年9月末分红险预定利率切换的时点及之后的表现来看,分红险并未出现可以与增额终身寿这样的传统险相比肩的热潮。
“由于传统险较定期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优势,而分红险相比传统险销售难度明显更大,所以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内部对于主推分红险还是传统险仍有分歧,同时分红险对于销售队伍要求也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和转化。”一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2025年,分红险显然在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平安非银表示,主要上市险企2025年“开门红”在监管鼓励和公司主动调整的双轮驱动下,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为较多公司的主力。但据第一财经了解,也有险企“开门红”同时主推传统险和分红险。
中金公司预计,不同公司分红险业务占比将存在一定差异,取决于保险公司推广分红险的决心和力度,包括公司开始推广分红险的时间先后、内部资源对于分红险的倾斜程度、对于分红险占比的考核力度;公司历史上的分红实现率以及当前的分红特储对未来实现率的支撑程度;以及过往代理人改革的成效,这一点可能在后期成为影响各家保险公司分红业务占比的因素之一。
而在分红险占比提升的情况下,多名业内分析师预计产品价值率会提升,并由此有望在高基数下拉动2025年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利差损风险降低了吗
近两年,利率下行带来的利差损风险成为悬在保险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挑动行业的神经。经过了风险管理和各类措施之后,行业利差损风险降低了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监管连续两年下调预定利率及建立起预定利率“随市而动”之后,保险新单的成本压力显然将有所缓解。而对于存量负债来说,2024年三季度的一波行情推高了各家保险公司的财务收益率,能够较好覆盖负债成本。“2024年我们公司利差损风险已经不大了,但不排除某些过去比较激进的公司还有较为沉重的包袱,同时也要看未来低利率环境下,各家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和大类资产配置的情况。”一名中小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至于2025年投资端压力情况如何?业内有着不同的看法。
表示,随着新单负债成本的下移,预计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有望边际缓解。平安非银亦认为,2025年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或进一步震荡下行,但空间有限。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增强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和多元化配置是在投资端求解利差损风险的关键。在此背景下,长期国债及高分红权益资产将会是增配的方向。“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优质二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战略价值凸显,叠加近期监管对长期资金入市的导向,新形势下险资如何增配优质权益资产成为重要议题。”表示,在新准则下,高股息和长期股权投资或是险企未来的权益配置方向。也基于此,2024年以来,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频繁举牌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共发生18次举牌。
但有业内人士建议,需要进一步打通长期资金入市“堵点”,例如,进一步优化高股息股票等权益投资的偿付能力最低资本占用等。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用境外投资来进行多元化配置也是一大方式,而“国十条”3.0中也提到“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预计短期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将继续抢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